紅嘴鷗與禽流感等傳染病有關聯?
發布日期:2017/12/26 7:30:21 訪問次數:349
有媒體近日曝出云南大理“驅趕洱海沿岸紅嘴鷗、禁止游客投食”,大理市洱海保護管理局并沒有對此作出正面回應,而是通過“@大理在線”官方微博發布稱,在洱海人工喂食紅嘴鷗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潛在增加洱海污染負荷、改變野生動物自然習性將不利于野生動物的種群生存和繁衍、傳播疾病是大量紅嘴鷗與人群密切接觸的潛在危害。
云南大理,數千海鷗(多數為紅嘴鷗)遷徙到洱海邊過冬,不少人乘船觀賞、或向它們投喂食物。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洱海管理局:
紅嘴鷗對公共衛生安全有較大威脅
大理市洱海保護管理局通過上述官微重點就“傳播疾病是大量紅嘴鷗與人群密切接觸的潛在危害”一項作了闡述。
他們認為,大理洱海與昆明有大量紅嘴鷗棲息的滇池不同,洱海水一直是大理市民飲用水水源,紅嘴鷗每年冬天飛到大理越冬,會吸引較多游人來此觀賞,可如果紅嘴鷗攜帶該致病或條件致病性微生物,那糞便可通過水源污染,或者通過密切接觸而導致人群的感染,引起新的公共衛生問題,以往因為來大理越冬的野鳥數量不多,相關檢測、監測工作基本沒有開展,對于公共衛生安全有較大威脅。
紅嘴鷗吸引游客觀賞喂食。 中新網 資料圖
洱海保護管理局對12月19日14:22發出的這條官方微博是否有新的說明?網民反應的“保安提著擴音喇叭,在沿岸對靠近的海鷗進行驅趕,并禁止游客對海鷗投食”是否是事實?紅嘴鷗對“公共衛生安全有較大威脅”有沒有相關依據?帶著一串題,記者多次撥打洱海管理局的電話,均無人接聽。隨后在電話采訪大理市環保局時,接聽人員聽明記者來意后,以不知情為由,客氣地掛斷了電話。
鳥類專家:
沒有監測到紅嘴鷗傳染疾病的報告
隨后,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長期關注紅嘴鷗遷徙與保護的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他認為,客觀地說,野生鳥類都存在攜帶病原體的風險,但根據他們多年來不間斷的監測與觀察,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的報告。以今年為例,云南昆明聚集了3-4萬只紅嘴鷗,但沒有數據和事例證明,紅嘴鷗與禽流感或相關傳染性疾病有關聯。
此前,云南省衛計委12月2日發布通告稱,云南11月30日確診1例H7N9病例?!扒萘鞲小痹俅纬蔀闊嵩~。據了解,就在11月30日當天,昆明市林業局、云南農業大學、昆明鳥類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開展了紅嘴鷗疫源疫病監測工作,對紅嘴鷗進行了抽樣“體檢”。工作人員主要對紅嘴鷗進行抽血化驗,以及糞便采集、唾液采集等系列疫源疫病監測,一方面是為了監測紅嘴鷗自身是否健康,另一方面也監控是否攜帶對人類有害的病毒。
“紅嘴鷗是與人走得比較近的一種鳥類,我們主要對它進行了人禽共患疾病的監測?!币堰B續7年參與紅嘴鷗疫情監測的云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段綱教授說:“從最近的一次監測來看,情況很好,沒有發現相關疫情。不久后我們還要在省、市林業部門的統一部署下做一次監測?!?
民間人士:
保護環境和愛護紅嘴鷗并不矛盾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動物疫病專家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云南大多數高原湖泊都有候鳥棲息,除了紅嘴鷗,還有大量其他野生鳥類來越冬,這是當地環境進一步改善的重要標志,這是好事。昆明是紅嘴鷗越冬最為集中地地方,大理的種群數量要少得多。從歷年對紅嘴鷗的監測來看,沒有關于環境污染和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評估——因為從紅嘴鷗種群數量、所攜帶病原體的情況來看,做這樣評估的意義不大,完全達不到所謂“對公共衛生安全有較大威脅”的級別,這點必須予以澄清。一旦監測到相關疫情,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會第一時間做出預警。
大理市民楊女士認為,人們對接觸紅嘴鷗一直是比較審慎的,多年來民間也存在對紅嘴鷗可能傳染禽流感等疾病的擔心,但也沒有什么證據。從來自己和身邊的親友、同事來看,大家是歡迎紅嘴鷗造訪的。她自己也堅決支持保護洱海,但“保護”與“愛護”不應該成為矛盾體,而是應該能找到平衡點。
在昆明著名的觀鷗傳統景點海埂大壩,從大巴車上下來的游客和本地市民一起,依舊快樂地投放鷗糧,以“南翔縞素”的鷗群為背景拍照留念,一派人鷗和諧的景象。
昆明市民繆先生告訴記者,紅嘴鷗到云南已有三十多年了,事實證明,人工投放鷗糧是對自然食物的必要補充。近年來通過政府和相關協會的引導,現在大家都投放專門的鷗糧,海鷗吃飽了就飛走了;海鷗飛走了,人們當然也就不再投放——鷗糧投放本身不會對湖水造成明顯的污染。同時,他也關注到此前云南發現禽流感病例的報道?!皟H以一例病例就阻斷昆明人和‘老朋友’紅嘴鷗的聯系,這是不大可能的?!笨娤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