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畜牧鄉土人才的“文章”
發布日期:2017/12/20 1:29:29 訪問次數:315
說到人才,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特別是出過國留過學的博士、教授等,而往往忽略了那些土生土長的“土專家”“田秀才”。其實,不管什么出身、不管從事什么職業,只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絕活,就是人才。
當前,各地紛紛實施人才發展支持計劃,廣范圍吸引人才創業發展。的確,得一賢才而群賢畢至,謀發展的氛圍將更濃,這種戰略眼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欠發達地區基層在吸引人才上往往是引進來不易,留下來難,產生效應更難,花費代價卻不小。筆者認為與其舍近求遠,不如做好鄉土人才的“文章”,用好鄉土人才。在畜牧業領域,由于專業性較強,更需要從業人員具有實際操作和實地工作經驗,因此,畜牧鄉土人才對于當地畜牧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畜牧鄉土人才根植于本地、成長于鄉土、工作在基層,他們當中很多人有祖傳的“絕活技藝”,擁有專業本領,他們也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各地基層尤其是貧困地區,要更新人才觀念,摒棄簡單唯學歷、唯職稱的思維定勢,善于發現鄉土人才,建立人才數據庫,將鄉土人才作為寶貴資源加以關注、培養和使用。著力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使鄉土人才真正成為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中堅力量。健全鄉土人才培養機制,給予適當培訓教育支持,包括鼓勵外出參觀學習,使其技能本領進一步提升。建立健全鄉土人才激勵機制,使他們在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中有份額、有收益,搭建創業平臺,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完善鄉土人才流動機制,給予政策優惠,鼓勵引導他們向本地艱苦地區和關鍵崗位流動,在艱苦貧困地區發揮創業的社會帶動效應。鼓勵鄉土人才在延續千年優秀傳統技能和本領的同時,順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潮流,用自己的技藝和才干帶動一群人致富,為所在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上一篇:“定制”禽流感疫苗請慎用
下一篇:農業部:全國畜禽效益向好